“文如其人”——张大文老师从教60周年教学研讨会暨浦东新区语文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日期:2020-10-30  作者:宋丽颖、柯力萍 来源:  浏览量:5

2020年10月29日下午,由我校主办的“文如其人”——张大文老师从教60周年教学研讨会暨浦东新区语文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莅临本次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复旦附中老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过传忠老师,上海市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曹刚老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陈祳老师,《语文学习》执行主编易英华老师,《上海课程教学研究》记者焦婧茹女士,浦东新区语文教研员余锡宝老师、沈燕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兼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校长吴坚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郭娟老师,兰生复旦中学副校长李海静老师,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虞晓贞老师。参会的有浦东新区初高中语文教师、“宜学曹路”教师代表、其他区的语文教师等百余位专家、同仁。在线观看人数超千人。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 张大文老师示范课

· 新教材研讨课

· “文如其人”专题研讨论坛

01 取则于文,砥志研思:张大文老师示范课

 

张大文老师示范了《故都的秋》的教学,给学生和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教学盛宴。张老师首先启发同学们去关注郁达夫赏玩“故都的秋”的迫切,注意“赶”字体现出的心理活动。“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不能迟到,独怕迟到,只能早到,因为“故都的秋”马上就到,因此要准备好一切,在秋到来之前“赶秋”。

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去“读秋”,通过默读,学生发现在“读秋”之前,郁达夫做了充分的准备,“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这便验证了他对“故都的秋”的一片真情。张老师在教学中不断践行他的教学思想,认为“把文本中形象的描写进行抽象的概括,是读者的责任”。他让学生圈画“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并在行文中带领学生不断感受,“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是清朗;“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清幽;“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间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到十分的秋意”,是清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是清雅;“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的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做陪衬”,是清逸。秋即将过去,因此要“寻秋”,“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从视觉、听觉、嗅觉写出了落蕊的柔软、绵密,张老师提出疑问“气味也没有”,究竟有没有写气味。在学生回答“没有”后,张老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他提醒学生这里是给味觉埋下伏笔,但他没有立即指出究竟是如何伏笔,留下了一个悬念,告诉学生在下文遇见时再研究。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由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细节组成,同时又张弛有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张老师范读了“秋雨”图,课堂诵读带来的效果也启发了现场的听课老师们。在示范的基础上,张老师又请学生诵读,继而发现学生情绪酝酿得并不到位,张老师于是再次范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缓慢悠闲的语调,拖得极长的“了”字,很容易让学生联想老北京的发音,这一刻,在场的老师们都禁不住会心一笑,这一刻无声的“秋雨”幻化成不言自明的“秋语”。

五个“清”字,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美”、“悲凉美”,这两种美又促成了“深沉美”。郁达夫便由“寻秋”开始“评秋”,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张老师引导大家注意“范围”,“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全世界的、中国的、北方的”秋,这是秋的三次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才不辜负“我的不远千里”的“赶秋”。倘若不是“北方的秋”,南方的秋,“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不够“浓烈”、“敦实”、“深长”、“厚重”,因此“我”要“留秋”,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还不够深情、不够热烈?同时这个比较又是运用借喻,从味觉的角度“评秋”,回应了前面设置的悬念。至此,这堂课圆满结束。

在结束本节课之前,张老师启发在场的所有老师和学生,要学习郁达夫赏秋的这股“劲”,认真劲(赶秋)、钻研劲(读秋、寻秋)、追求劲(留秋),在教学、学习之路上永存赤诚之劲。台上的所有学生,个个全神贯注,享受其中,台下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张老师在之后的发言中,列举了自己从教60周年经历中的9件事例,他的深刻剖析、反思让所有老师感动。他的勤勉奋进,对语文教学生命般的热爱,对年轻人的无限支持,对党和组织栽培的感恩之心,勉励了所有老师!张老师的教育思想如长青之树,永葆生命力。

 

02 推本溯源,守正创新:新教材研讨课

 

在新教材研讨课环节中,我校三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担纲教学,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开设了“新教材”研讨课。

高一年级严毓棋老师授课的《荷塘月色》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更是语文教学的试金石。课堂以学生对身边风景的敏感发现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从荷塘月色的自然之景中“突围”,从带有人文气息的采莲诗赋中发现了新风景,又以对风景的发现为起点向前回溯,在情与景的互相寻找中体验朱自清的美之追求与求而不得的苍凉。

经过本节课对风景的发现、又发现、再发现的探究,学生将以开放和审美的眼光看待“风景”,以真与美的眼光寻觅生活中的新风景。

高二年级温静老师开设的课题为《“逍遥”何为?——<庄子>专题研读》。温静老师从学生课前创作的以“逍遥”为主题的诗歌入手,先调动同学们对于“逍遥”的感性认识,继而引导同学们分析、探究《逍遥游》文本中“逍遥”的思想内涵。

课堂中,学生围绕人间社会的六个故事进行品读与交流,借助对“无己、无功、无名”内涵的阐发,得以进一步理解“逍遥”的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温老师又启发学生温习教材第二单元先秦诸子的学说,通过比较来感悟庄子思想的独特性。最后,温老师回到课堂之初学生创作的诗歌,启发学生思考、评价庄子思想之于现实人生的关切。

高三年级钟孙婷老师以“几经审视的赞美诗”为题带领高三的尔雅班同学展开了一次穆旦诗歌《旗》的研究性学习。钟老师以同学们之前读过的里尔克《预感》导入,从抒情主体、抒情对象、物我关系等角度比较阅读了《旗》和《预感》两首诗,引导同学们细读文本,梳理了《旗》的抒情脉络和思考过程。接着,同学们结合穆旦这类赞美诗中的其他作品,分析和总结了穆旦诗歌的个性化风格,并对新诗形制与审美范式探索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契合有了新的理解。

钟老师思路清晰,同学们循序渐进,在解读诗歌思想内蕴的基础上,探讨了个性化的抒情形式及其原因,领会了解读一类新诗的可行路径,可谓别开生面。

03 耳听心受,择善而从:“文如其人”专题研讨论坛

 

“文如其人”专题研讨论坛由我校语文组温静老师主持。

首先,由复旦附中校长兼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校长吴坚老师致辞。吴校长指出,在复旦附中的校园里,张老师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与钻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也激励着他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张老师作为“老师的老师”,滋养着语文生命的不仅只是深厚的学养,更有丰富的生命经历。正如张老师在《故都的秋》中所讲到的,做学问要有“认真劲、钻研劲、探索劲”,这种思想值得我们老师永远学习。  

浦东新区两位教师代表——华师大二附中蒋远桥老师、建平世纪中学庄越老师针对我校三位年轻教师开设的三堂“新教材”研讨课,进行了点评与分享。

两位老师对于三节研讨课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节课的课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形式新颖,重难点得以落实。课堂内容对于老师们有很强的启发性,从中也依稀可辨张大文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贯穿始终。此外,两位老师也分享了对于张老师课堂的学习体会,受教良多。

随后,语文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对于张大文老师的语文思想以及年轻教师的课堂实践,发表了讲话。步老师提到,要上好一堂课,要把握好三个起点,分别是学生的起点,文本的起点,以及基于明确教学目标的探究的起点。把握好这三个起点之后,课堂的行进过程应该是围绕语言文字,而张老师的语文课堂实践,便是围绕着从语言文字到思想情感,再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循环往复的探究过程。

活动最后,张大文老师阐述了自己从教60周年的教育思想。张老师从九个方面毫无保留地呈现了他从自信满满到战战兢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无意后注意到有意后注意的螺旋上升的语文教学之路。

张老师指出,这九点是语文教学中最边缘的小问题,是一条江面上通过语文教学的摆渡船摆渡来摆渡去的小问题。但是,如果把这个江面竖起来,就是自己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一条进修之路,也是自己生存之所在,希望之所在,追求之所在,梦想之所在,价值之所在。文如其人,表里如一。遥望张老师如太阳般照耀着语文天地,我们也定会不断思考、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