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下午,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教育集团语文教师论坛活动特邀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张大文老师作“文本细读”主题讲座,浦东新区骨干一组、骨干二组、浦东新区语文高地项目、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教育集团等100余名语文教师参加讲座。张老师以“由不以为意到有意注意”“由单一坐实到连环思考”“由相互割裂到相互联系”等八个角度为纲,以教学中的经典课例为素材,分享备课经验与教学思想,启发教师们在备课中钻研教材、教法,不断获得发现与进步。
以“为何说《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这一问题为始,讲座正式开始。张老师分析道:“我的不选千里……的理由”中第一个“的”所起的是文言文中“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这个“的”使“理由”前的部分成为了“理由”的定语;因而《故都的秋》开篇所用正是“短句”,而句子之短又正说明“我”爱秋之切。“的”字看似无关紧要,对它的讨论却恰恰是备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细小疑惑的紧抓不放,是教师在备课中成长、成熟的表现。
随后,张老师由朱自清散文名篇《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展开讨论与追问:“粉字何解?”“‘粉红’中的‘粉’又是什么意思?”“‘粉’既有‘白’之意,‘粉的像霞’中的‘粉’为何不能解释为‘白’?”原来,“粉”字虽有“白”意,“霞”和“白”却挡住了将本句中的“粉”解释为“白”的去路,因而只能解释为“粉红”,也即“红”加上“白”——这看似简单的追问中,蕴藏着层层深入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路,这种连环思考的方式是学生初步学习议论文的入径,对这一学段的学生至关重要,教师的备课与课堂启发的重要性也不言而明了。
接着,张老师以《藤野先生》《邹忌讽齐王纳谏》《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纪念》等经典课文为例,从字词的理解、句的分析、篇的结构、作者情感的起伏等多角度入手,严密周备、深入浅出地提出并解释了“由视而不见到不见而视”“由理解字面到钻研字眼”“由套用公式到认知逻辑”“由句句散懂到综合理解”等教师在文本解读和教学实践中应该完成的意识转化。张老师认为,教师要在看似微末处着力,反复质疑、探讨与钻研,如此,备课与授课才是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
张老师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思想感染、勉励和启发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正如张老师所言,只有在扎实、艰苦的备课过程中,才能培植“不见而视”的能力,获得“综合理解”的顿悟;才能把看似无味的字句讲得有趣味,讲得高兴、酣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