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上午,我校举行主题为“‘智’汇‘研’育”的教育教学研讨会。
教研组建设经验分享及点评
研讨会第一项议程为教研组建设经验分享,由教务处主任邓肖杨老师主持。
化学教研组长张玉栋老师以“三十而立,当打之年”为主题,分享了化学组教师队伍的成长历程。张玉栋老师提出,教研组建设首先在于教师队伍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平台的支持。此外,他还分享了教研组发挥团队合力进行教学研究,凝聚全体力量开展学生个性化辅导的经验。张玉栋老师也对组内教师提出勉励,希望全组教师继续发挥团队合作,立足于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这一共同目标,持续向未来迈进。
政史教研组方一幸老师以“让教育充满生命力”为主题,着重分享了政史教研组的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政史教研组基于政史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选考学生的学情特点,在作业设计方面确立了“化繁为简”“分层设计”“强化学习技巧指导”三项原则。方一幸老师还特别强调作业反馈与学生激励的重要性,在反馈与激励中师生之间建立双向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科热情,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副校长朱晓卉老师对两个教研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个教研组在教师发展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认为教研组建设首先要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要重视经验分享,既在横向实现同僚之间的互学互鉴,也要在纵向完成各届备课组之间、年长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经验传承。再次,要加强团队凝聚力建设,通过日常化的交流增进理解,提升共识。第三,教研组要聚焦当下教育背景,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在宏观层面构建教研组的发展规划。
“智汇研育,慧启新程”主题德育沙龙
研讨会第二项议程为“智汇研育,慧启新程”主题德育沙龙,学生培养处主任兼工会主席周韧坚老师主持本环节。黄恋迪、王速航、汪悦宁、魏鹏琪、晏子五位老师参与分享。
老师们从日常德育工作的困惑出发,分享了彼此的做法和经验。王速航老师率先提出了如何引领班风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问题。王老师分享了她自己的班委选举经验,她认为要充分发挥班委成员的示范作用,通过榜样引领班风建设。魏鹏琪老师认为,班级凝聚力要利用活动为契机,特别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在活动中融入集体,不断加强集体荣誉感。黄恋迪老师从一个见习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恰当有效地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汪悦宁老师认为第一步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信任,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让教师的共情作为一个起点,陪伴学生一起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要做好家校沟通,运用家校合力共同陪伴学生的成长。老师们还围绕如何处理冲突事件进行了探讨。汪悦宁老师以一次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她如何与学生在共同分析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解决矛盾的经历。晏子老师则从年级组管理的角度提出,要以分情况讨论的方式处理不同类型的冲突事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角色互换的情境式班会课,让学生在行动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在谈及和FFF学子相处的感受时,几位老师都一致认为我校学子具备优秀的综合素养。班主任、导师、学科教师从不同维度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师生之间在彼此欣赏之中建立了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德育工作变成了一段充满幸福感的旅程。
副校长罗洁老师对德育沙龙进行点评。她高度赞扬了我校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善思考重合作的工作作风,她指出,或许德育方法各有不同,但方法背后拥有着共同的工作原则。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她特别强调作为教育工作者始终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第二,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与学科认知规律,要遵循学校办学和教育工作的规律。第三,坚持协同配合,运用团队力量助力学生成长。最后,要坚持常态开展原则,在日常中形成方法,润物细无声。罗洁老师特别强调,教育工作者要拥有教育情怀,我校学子所展现出来的责任担当和集体精神,与我校的育人理念相互印证。我们要始终坚持综合全面的培养观念,不断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内涵。
校长讲话
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张建国老师为研讨会发表讲话。张校长与全体教师分享了他对于教育智慧的理解,他引用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教无定法、言传身教”进行诠释。他认为,教育的智慧来自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分析和理解。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情特点,在课堂组织形式、作业设计等方面做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秉持着同样的尊重、关爱的眼光,要发挥创造力和智慧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享受乐趣。教学一致,相互促进,要用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走近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智”汇“研”育,汇聚个体与团队的教育智慧实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新的一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的发展将走向新的台阶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