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二学生开展“菁英学生培养计划”七地研学活动(五)
日期:2024-11-18  作者: 来源:  浏览量:0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11月13日,前往北京、贵州息烽、重庆奉节、重庆西沱、山东临沂、江西上饶、福建武夷山七地的同学们朝气蓬勃,继续他们研学之旅,体验多彩别样的特色活动。

 

 

FFF菁英学生培养计划研学进行时

北京

秋雨清泠,北京城如诗如画。红色小柿,高挂枝桠,犹如喜庆的小红灯笼,预报秋的丰收;雨打银杏,满树黄金缕,更吹落,星如雨。今天,FFF北京分队前往北京理工大学进行深度研学。

上午,大家参观了校史馆,了解了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军工龙头院校的前世与今生,使命与担当。接着,大家来到了信息科学院的实验室,进入微波暗室学习电磁波实验原理。


接近中午,同学们漫步于烟雨朦胧中的校园,移步材料学院,聆听了博士生导师苏岳锋教授的讲座,了解到新时代新能源开发与高质量利用的重要意义。接着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程兴旺和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孙秋红也莅临会议室,表达了对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满心期待。老师们还为大家准备了精美的文创礼物。对在北理工受到的礼遇和厚爱,大家内心装满了沉甸甸的感恩。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龙泽又从十个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北理工的办学特色和卓越成就,再次让同学们心中燃起了对北理工的无限向往之情。

下午,同学们继续参观材料学院的高精尖实验室。老师对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扫描微区X射线光电子质谱仪等高端仪器的介绍,让同学们懂得了高中知识在大学科研中的延伸运用。令人激动的是,大家还有幸近距离观看了月球土壤颗粒,亲眼获见前沿科学成果,震撼满满。


结束实验室参观,我们再次回到会议室,北理工2025届梁晨学姐(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本科期间发表SCI论文3篇、顶会1篇;获10余项国家级科技创新竞赛奖项;推免至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直博)现身说法,为我们分享了她的大学科创之旅和大学学习生活体会,让我们提前知道了如何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如何一步步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学姐说:“之所以选择集成电路作为继续学习深造的方向,是因为我了解到国家亟需这一领域的人才。我希望在科研报国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学姐的人生理想,也是北理工育人理念的写照。


夜幕降临,同学们今日的研学还将继续。大家来到研究生教学楼的教室里,继续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昨晚在宾馆已经接受过线上指导的课题小组,今晚继续小组合作探究。其他课题小组在同一间教室内接受课题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线上指导和个别答疑。同学们全情投入,积极提问,热烈讨论,表现出对科创课题探索攻坚克难的执着和定力。

转眼两个小时匆匆而过,走出教学楼,夜雨点点中的银杏叶将夜空映照得明亮,随风飘落的金黄,为这所理工院校平添了一份浪漫与诗意。

在北理工校园内一天的沉浸式学习,同学们心满、意亦足。



贵州息烽

11月13日上午,伴随着鸟鸣叽喳,晨风徐来,我们踏上了前往息烽集中营的道路。

初到集中营,其门面之威严,规模之大震撼了同学们。步入集中营的“烽火不熄”陈列厅,其内设有三个不同的展馆,由讲解员带领同学们参观。



踏入展馆,同学们了解了国民党设立息烽集中营的历史动机、布局以及用于逼供的手段。爱国志士们在其内受到非人的折磨,然而从未屈从,面对严刑拷打,意志从未屈服,立场与初心从未改变。在集中营关押的1200名犯人中,只有100多名幸存者,但从未有一人招供。同学们在听完杨虎城将军、“小萝卜头”等英烈的故事后,被其衷心爱国的无畏革命精神深深感动。


而后我们参观了集中营的旧址。踏入旧址内部,清风扫过银杏枝头,卷起的片片落叶在空中飞舞,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段泛黄的艰苦岁月。行走在集中营办公区中,参观集中营的不同功能区域,最后步入了被称作“地狱”的犯人关押区域。同学们踏入牢房,亲身体验了犯人被关押的环境,昏暗的牢房中风声不透,抬起头,仿佛再见当年的血雨腥风,同学们对当年国民党残忍的行径义愤填膺,同时也对革命先辈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午休过后,我们来到了红军强渡乌江纪念碑。讲解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乌江战役。在纪念碑下,我们进献花篮,向烈士默哀,沉痛但深情地朗读了为红军战士们撰写的悼词,以白菊为真挚心意,双手捧在心前,轻轻地放置在战士们的墓碑上。庄重的仪式中,同学们严肃而庄重地瞻仰红军战士们的纪念碑,对他们的悼念和敬仰溢于言表。

之后,我们沿着乌江以红军行进的方式来到了“埋锅造饭”的活动点。望着面前新鲜的有机食材,同学们有期待也有无措。但大家分工明确,纷纷动起手来。在有做饭经验的同学们和当地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完成了清洗食材、切菜、生火搭锅、炒菜出锅等一系列流程。过程中有着困难和失败,但同学们作为新手“炊事兵”不断学习,吸取经验,寻找技巧,越挫越勇,终于在短时间内尽己所能做出了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共同合作的成功让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在月光下,我们共同品尝由自己制作的佳肴,空气中弥漫着喜悦与欢愉。



重庆奉节

晨光初露,同学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夔州古城。登上古城墙,向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远眺,只见奉节老城仿佛沉睡在一片碧绿的水波之下,宁静而神秘。水面上,一艘艘货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仿佛在等待着穿越三峡的号角。城墙上经岁月浸染的石砖,斑驳而沧桑,静静地注视着一代又一代的商船往来,烙印着古蜀道的辉煌痕迹。

 

行至夔州博物馆前,两块乌黑的阴沉木肃立在大门两侧,如同守护着这座历史宝库的古老卫士。导游向同学们娓娓道来,阴沉木被誉为植物界的木乃伊,经上万年碳化而成,在巫文化中,被认为是通灵的圣物。导游的介绍勾起了同学们探索巴蜀文化的兴趣。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脐橙母本园。谁都没想到,享誉全国的奉节脐橙,其根源竟来自于1972年培育出的一株娇小橙子树。在这片果园中,金黄色的脐橙在翠绿叶片的掩映下,如同宝藏般若隐若现。虽然尚未迎来丰收的季节,但那点点闪烁的亮金,已足以让同学们垂涎欲滴。

吃过午饭,同学们来到了白帝城,滚滚长江流淌于三峡之间,“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奇绝山川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里不仅有十元人民币的取景地——夔门,更有流传不辍的诗篇、战火熔炼的雄浑气概与节义天下的情怀。在白帝城,同学们踏入了庄严肃穆的武侯祠,体会到诸葛亮“托孤奉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同学们参观了三峡悬棺博物馆,目睹了古老的悬棺葬俗,那一具具悬挂在峭壁上的棺木,无声地诉说着古人的信仰。走过蜿蜒的山路,同学们还见到了三峡猕猴,领会到诗意三峡的生动气息。从公孙述建白帝城,到刘备托孤永安宫,再到宋军踞守山城抗蒙;从“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的战火纷飞,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天上之诗,再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的风流气象,同学们在博物馆中的所闻所学化为实实在在的所见所感。

傍晚,同学们去了奉节中心城区,体验了川渝火锅的麻辣,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岁月悠悠,三峡山水依旧。同学们目见千万年间三峡的匆匆一瞬,窥见了奉节历史的绵长与文化的辉煌,在雄奇的山水间尽情地挥洒。



重庆西沱

11月13日上午,同学们继续随班上课,体验西沱中学的别样课堂。西中师生对同学们格外热情。下课时间,总能见到同学们团团围在一起交流讨论的场景;大课间,同学们还挥上几拍,切磋球技。别开生面的课堂氛围、积极活泼的同窗,无不使人感受到西中师生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研学队伍中的一位同学是今日寿星。老师、同学们也借此机会,为生日在本月的三位同学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切蛋糕、分蛋糕,唱响“祝你生日快乐”,“生日会”虽简易,同学们真诚的祝福声中却蕴藉温情无限。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云梯街。此行导游是西沱古镇的土家族人,自称“老瓦片”。“老瓦片”站在廊桥上,为大家介绍云梯街的历史,详尽生动、趣味横生。导游介绍道,长江中下游滩多、水急,盐巴运输不靠船,而靠双脚走巴盐古道,送过去是盐巴,带回来的是桐油、山货;人们一个一个占路口,抢生意,云梯街便形成了。同学们亲自体验了背盐巴,才体会到这份担子的沉重——走上两步已觉不易,更不用说沿着崎岖的山路攀行。低头看,石板上坑洼不平,那是勤劳的西沱人留下的一个个不可磨灭的脚印。

接下来,同学们进入熊福田故居,看到了那块刻有“于法有光”的银盾,了解了这位辛亥先烈的英勇事迹。弯弯绕绕地走下去,便来到长江边,江水浩渺,雾气蒸腾,同学们在江边合影留念。在古镇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悠久的历史: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向你投来友善的微笑;当你漫步小巷中时,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音,使人如同穿越时空。


傍晚时分,同学们一路欢声笑语,向学伴家偕行,受到当地家庭的热情款待,享用了极富重庆饮食特色的丰盛一餐。晚课时间,同学们回到各自所在班级,分别开展了分享交流活动,谈论此行收获,分享学习经验,畅言人生理想。凉风拂过,夜晚的走廊上笑声、歌声阵阵,心与心正在贴近,初冬也不再寒冷。



山东临沂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我们前往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路上。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革命的敬仰,我们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在这里,我们意外地遇到了青浦分校的同学们。这份来自异乡的亲切相遇,仿佛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重逢,让我们的心瞬间拉近。在纪念馆的广场上,我们共同留下大合影,定格了这一刻的温馨与美好。

随后,我们踏上了探寻革命记忆的旅程,先后参观了红嫂革命纪念馆和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在红嫂革命纪念馆里,我们聆听了红嫂们英勇无畏的故事。“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六姐妹”张玉梅……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重担,书写了不朽的篇章。现场观看的“金维三”等沉浸式小院演出,更是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精湛的演技引得同学们笑声连连,但笑声中更蕴含着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思考。


紧接着,我们体验了磨豆子、摊煎饼等有趣活动。看着豆浆在磨盘的转动下逐渐沉淀,我们明白了豆腐形成的奥秘——那是时间与耐心的结晶,是自然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在饥肠辘辘的时刻,我们品尝了刚出炉的美味食物,那独特的口感和香气,瞬间满足了我们的味蕾。

就在我们即将离开之际,同学们偶遇了《我们的河山》拍摄剧组。我们与片场演员们亲切交流,合影留念,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部分。中午时分,我们品尝了山东特色美食临沂炒鸡,那浓郁的香气和鲜美的口感,让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纽带。


下午,我们与青浦分校的同学们一同前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在这里,我们有幸聆听到了那些未被书页所承载的鲜活故事,它们如同被岁月尘封的宝藏,被轻轻拂去尘埃,在口口相传下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的事迹,让我们感慨万分。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


随后,我们前往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之墓开展凭吊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校同学任奕行上台致辞,表达了大家对将军的无限敬仰与怀念。“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将军那坚定的眼神和豪迈的英姿以及背后无数忠诚的将士们,感受到了他们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夜幕降临,我们在学校用餐后,齐聚党员活动室。临沂一中政治组田娟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讲座。在田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随着讲座的结束,我们圆满的一天就此落幕。但这份来自沂蒙的红色记忆,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指引与力量。



江西上饶

11月13日,研学活动进入尾声。前几天同学们的辛苦工作也在今天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上午,同学们随班上课。已经历过两天的上课体验,同学们逐渐习惯了上饶中学的课堂,互动也更加如鱼得水。时间悄悄流逝,往日漫长的课堂似乎在眨眼间便过去。很快,时针指向了12点。

下课铃响起,同学们跟随着自己的学伴来到家中做客,品尝美味的家常菜,领略本土民俗与风光。学伴们的悉心款待让我们倍感温馨,学伴家长的热情关心也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同学们不仅享受了美食,也体会到了“饶信文化”的魅力与本地居民的热情淳朴。同学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午。


下午,同学们在下课后立刻投入紧张激动的联欢活动彩排中。本次联欢活动,我校共准备了三个节目:齐唱复旦大学校歌,《平凡之路》改编版,和小品《三句半》。经过同学们几天的细心筹备和临场的灵活应变,顺利完成了排练工作。


晚上18:30,联欢活动准时开幕。上饶中学的合唱团和音乐舞蹈班同学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表演,有激动人心的乐队演出、柔美灵动的舞蹈、庄严激昂的集体合唱,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我校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以绝佳的状态和完美的配合完成了演出。这次活动无疑增进了两校的友谊,使同学们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祝两校友谊长存,两校学子情谊永恒。



福建武夷山

曙光初破晓,同学们早早站在桌前,声音洪亮地诵读《过秦论》,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困倦之意一扫而空。


大课间,FFF学子与一中同学并肩同行,在跑道上整齐划一地奔跑。口号声此起彼伏,如同青春的赞歌,响彻云霄。

午后,阳光斑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茶文化讲座的会场。曾任武夷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吴斌老师,以其激情四溢、幽默诙谐的演讲,通过引入“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与《煎茶七类》,引领同学们走进武夷山茶的世界。他以茶为媒,讲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东方哲学的深邃,茶香袅袅间,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品一壶佳茗。

夕阳沉入地平线,一中体育馆内,一场篮球友谊赛拉开帷幕。赛场上,双方队员身姿矫健,身手敏捷,传切配合如行云流水,展现了两校学子勃勃的青春朝气与不屈不挠的竞技精神。比赛中,亦不乏温情瞬间:队友摔倒后的迅速搀扶、对手得分后的真挚掌声——这不仅加深了两校学子之间的友情,更在激烈的对抗中教会了同学们相互尊重与团队协作的真谛。


夜幕低垂,同学们与当地学伴并肩漫步,在星光下踏上归途。


晚餐时刻,餐桌上摆满了特色佳肴:脆爽可口的笋竹片、风味独特的文公菜、软糯香甜的清明粿……临别之际,“再来一杯大红袍吧!”茶杯轻碰,那浓郁的茶香,恰如两校间日益深厚的情谊,历久弥新,香飘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