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自制实验教具,调动探究兴趣:我校物理组开设区级公开课
日期:2024-12-02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

2024年11月20日13:00-13:40,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教研组长何振嘉老师开设题为《洛伦兹力》的教学展示课。浦东新区高二年级物理教师、浦东新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学员、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教育集团物理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241121122905.jpg

教学过程中,何老师通过一段有关极光的短视频来引入课题,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设计了三个实验“阴极射线管”、“在磁场中让液体导电”、“洛伦兹力演示仪”分别用来说明带电粒子垂直入射到磁场中,磁场会给带电粒子力的作用,引出洛伦兹力的概念。通过给阴极射线管加不同方向的磁场,发现射线偏转的方向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洛伦兹力方向的兴趣。通过回顾安培力方向的判断及电流的形成原因,总结用左手定则来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随后,深入浅出的推理得出“安培力实质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安培力公式推导洛伦兹力公式。教学最后一个应用环节,何老师例举了“地球之盾”的内容,讲述地球是如何阻挡宇宙射线,以及地球高纬度地区极光的形成原因。整个课堂推进有序、有效,知识呈现逻辑链清晰,每个环节环环紧扣,用实验来激趣,用问题来驱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课堂师生互动热烈。难能可贵之处是何老师还注重课堂的前后呼应,以极光的形成来收尾,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性及物理学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41121122856.jpg

上课结束,浦东新区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高中物理奥赛教练、华师大二附中物理教师王新绍老师主持点评。

浦东新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华师大二附中基地导师、正高级、特级教师张兵荣老师首先对何振嘉老师上的这节课表示肯定。自制教具在液体里面演示洛伦兹力,演示效果清晰,这是堂课一大亮点,充分的说明了本堂课的主题堂课注重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洛伦兹力的存在,师生互动热烈,教学效果良好。再者,教师引领学生回归课本,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各个环节处理的恰到好处,过程非常严密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川沙中学正高级、特级张艳老师也做了精彩点评。张艳老师用理念先进技术成熟魅力十足12个字来评价这节课。知识讲解部分,课堂更侧重科学思维培养。何老师“循循善诱”,严谨推理,实验成功,可视化效果明显。另外,何老师语言也极具亲和力,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他今天说的很玄妙,“这是何老师快餐的锡纸盒”“这是何老师亲自削的铅笔芯”“这是何老师今天早上特地用高温热水调出的浓盐水“风趣幽默的语言,一方面交代实验器材,一方面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浦东华二实验学校的张月老师也做了简短点评。她对这节课最为直观的感受是6个字:“生动、直观、有序”。何老师课堂从“极光”引入,再解释“极光”的产生,呈现首位呼应。这样一个生动的课堂设计,让学生知道其实高中物理跟我们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另外一个亮点是何老师的三个密不可分的实验设计,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徐元秀老师也对本节课做了点评。徐老师讲到何老师的这节课层次鲜明、重点突出,它是通过固体、液体,气态这三种介质,来研究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的,思路清晰,课堂推进有序。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关于电流的形成之前的一段话,我们一直强调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面是自由电子,在电解液当中,何老师特地强调了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对于电流的形成,何老师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认识,值得学习。整个课堂,何老师还注重建模思想的渗透,建模的思想可以说贯穿始终。

洛伦兹力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科学教育中极为关键。它以直观的现象展示抽象的洛伦兹力概念,让学生真切看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轨迹,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与逻辑思维,激发探索微观物理世界的兴趣。同时,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在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为物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