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4年3月7日下午,在曹路镇团委、大居北社区党委的统筹部署下,我校2027届全体学生以导师组为单位,深入学校周边的星纳家园、佳伟景苑、中虹家园、舜峰家苑、海尚东苑、悦虹雅苑、海鹏居委和金群苑八个居民小区,与社区居委工作者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生志愿者们分为多支小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投身社区环境清洁、宣传栏美化、看望老人、长者餐桌推广、楼道安全检查、社区环境美化等多项服务。从绿化带中捡拾垃圾的躬身力行,到逐层排查消防隐患的细致严谨;从为独居老人送上关怀的温情对话,到向居民普及惠民助老政策的耐心讲解,同学们以点滴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这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青春实践课,既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也让责任担当的种子在躬身奉献中悄然生根。
净巷焕颜齐上阵
初春的料峭寒意与指间操纵工具的酸涩未曾打击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热情与劳动奉献的自豪。我校师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在各个小区里投入环境清洁的工作当中。擦窗组手持抹布水桶,细致擦洗居民楼底楼大门玻璃,寒风中将每扇玻璃门拭得透亮;绿化组深入灌木丛,用长钳清理缠绕的塑料袋和砖缝烟头,连落叶下的碎屑也不放过;街区组穿梭小吃街巷道,拾捡竹签、纸屑,弯腰起身间还原路面整洁。同学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得到了居委工作人员与市民的肯定,大家不仅帮助环卫工人减轻了负担,也认识到了环卫工作的艰辛与伟大,增强了环保与奉献意识。那些被拾起的垃圾、擦净的灰尘,不仅是环境的改变,更成为生动的环保课堂,让众人深切体会环卫工作的艰辛。橙马甲跃动的身影,凝成雷锋精神的当代印记。无需豪言壮语,少年们以双手践行奉献,让文明根系在社区土壤悄然生长。春风拂过时,这份热忱终将催发新的萌芽,代代延续家园守护的誓言。
拂尘点亮文明窗
宣传栏清洁小组负责公告栏玻璃的擦拭工作。居委会老师热情地迎接了同学们,并提前备好了手套、拖把、报纸等劳动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先将拖把浸湿,反复擦拭每一块玻璃;针对四周的顽固污渍,同学们利用手指的纤细灵活将污渍逐一清除。劳动结束后,一张集体照将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定格,也使雷锋精神通过照片、耕耘和点滴善举得以传承。阳光下,擦拭后的玻璃反射出光耀,印证着这群"小雷锋"的足迹。
擦拭玻璃虽非壮举,但雷锋精神恰在于不因善小而不为。不论成效,专注践行善事的行为准则,正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这则实践案例以青少年行动为载体,将传统美德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规范,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具象化参照。
关爱老人送温暖
在社区居委的精心组织下,几组同学分别去到独居老人家中,围坐倾听老人讲述故事。同学们热情地关心了老人的日常,从日常消遣到生活起居,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给出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陪伴,一些有方言特长的同学充分发挥能力用上海本地方言自然地与老人聊了许多,更拉进了双方的距离。健谈的奶奶在同学们的盛情下打开了话匣子,喜笑颜开地回应了同学们的关心,同时分享了不少自己年轻时和现在的生活还邀请同学们一起现场演唱了沪语版的《学习雷锋好榜样》,房间里一时洋溢着欢快气息。在一户爷爷家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听爷爷分享他对刻画的热爱。精美的作品让同学们震撼,爷爷展示作品时眼里闪着的光更是让同学们动容。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倾听创作故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关爱老人不是空谈,是一次次耐心指导、一场场卫生清扫、一回回真诚交流。用青春活力驱散了老人的孤独,这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未来,同学们会把这份温暖延续,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让尊老敬老的美德传承下去。
楼道安全筑防线
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楼道安全检查小组深入各单元楼开展专项排查行动。队员们分工协作、细致入微:有的小组重点排查楼道消防设施,逐一测试灭火器压力是否正常、消防栓箱内器材是否齐全,并清理遮挡应急指示牌的杂物;其他小组则针对楼道及公共区域物品堆积问题展开整治,及时清理废旧家具、纸箱等易燃物品,同时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进行规范劝导。此外,同学们还逐一开箱查验水表箱、电表箱的运行状态,确保线路无老化、箱体无锈蚀,并对强弱电间通风情况作了详细记录。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通过此次行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隐患排查能力,更以实际行动为居民筑起了一道“平安墙”。
社区添彩焕新颜
承担了小区花坛的新花种植工作的同学们准时在小区内集合,此时社区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花苗,铁铲等工具。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很快学会了种植绿化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在拿到自己的工具后,迅速分成了三个小组并划分好种植区域。同学们先用铁铲松土,挖出一个大小和深度都适合的坑,再小心翼翼地搬运花苗到坑中,生怕伤到娇嫩地花根,最后扶正,填土,压实,在同学们努力下,种花的动作也从最初的略显生疏慢慢熟练起来,赢得了工作人员们的称赞。
经过辛勤劳作,原本空荡荡的花坛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为小区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学生感想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负责社区环境的清扫,在居委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梭在社区的一个个街道之间,将树丛绿化间的垃圾清扫掉,装进垃圾袋里。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我们日常干净整洁的街道、校园,其实都是环境卫士们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辛苦劳动的成果。看着被我们清理干净的社区,同学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成就感,同时也在这次学习中深深感受到了环境卫士们的不容易。也许我们不能永远奔走在各个街道,但我们将从自身做起,让雷锋精神不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践行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相信,这也是每年的学雷锋的意义。
——2027届 邵子桉
周五,我们进行了志愿服务的活动,更好地感受了雷锋精神的含义以及对我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影响。食品街的一侧花丛中有许多的烟头,木签,塑料袋,但是面对着堆积于灌木中的烟头,大家齐心协力,认真地拾取每一个小垃圾,势必要将这一片清理干净。在清洁垃圾的过程中,同学们虽忙碌着,可忙碌与劳累之间,品味到了基层清洁工作者的艰辛,感受到了雷锋精神是源于一件件小事,一点点无私地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经过清理后,这一片是食品街重新恢复了干净又卫生的模样。看着重归于整洁的街道,在这寒气未消的惊蛰之后,我们满头汗水,可仍然面带微笑,因为我们为社会出了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来源于劳动后的成就感于喜悦。
——2027届 李宸阳
在风和日丽的周五,我们以导师组为单位,走进小区,开展学雷锋活动。小区的楼道里,同学们仔细检查消防逃生设备,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深知这关系着居民的生命安全;道路旁,大家手持扫帚和垃圾袋,弯腰清扫着垃圾,哪怕是藏在角落的杂物,也被一一清理出来 。活动中,没有人喊累,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奉献的喜悦。看着整洁的环境,完善的消防设施,我们心中满是自豪。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此次活动,让我们真切领悟到雷锋精神的内涵。它是无私奉献,是助人为乐,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行动温暖他人。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将雷锋精神融入生活,化作日常的每一次帮助、每一份关怀,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2027届 徐储晨
在清洁小区家园的活动中,同学们有序分工,擦小区宣传栏玻璃的同学们,认真地用抹布擦拭着每一块玻璃,哪怕角落也不放过,玻璃逐渐变得透亮。负责捡垃圾的伙伴们也在小区里仔细搜寻,烟头、纸屑等垃圾被一一捡起,小区环境慢慢变得整洁。
活动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当看到小区在我们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时,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是享受了劳动为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多的是体悟到了共同打造整洁公共环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活动,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今后我们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志愿活动,传承雷锋精神 。
——2027届 雷铭霏
在导师带领下,我们小组踏进中虹家园独居老人家中,围坐在木桌旁,聊聊家常,尽己所能给小屋带去几分欢声笑语,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正是雷锋精神的真谛: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陪伴本身就是最温暖的善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孤独,在我们轻声细语的交谈中融尽。这场特殊的实践课让我懂得,雷锋精神不仅是助人,更是传递温度。
——2027届 伍奕霖
3月7日下午,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师生以导师组为单位,分赴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学雷锋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本组同学前往距学校最远的海鹏居委。活动现场,我们兵分两路展开服务。环境清洁组手持夹钳、垃圾袋,对社区绿化带、健身广场等公共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党群服务组则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协助工作人员擦拭宣传栏、整理图书室,并对活动室进行深度消毒。本次活动不仅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更通过沉浸式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捡拾中思考文明细节,在服务中感悟责任担当。让青年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内涵。这次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雷锋精神从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用青春热血不断续写的时代篇章。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未来的日子里,我定会带着这份觉悟,让志愿服务的脚步走得更远,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2027届 陈思菡
我们小组参与了社区环境清洁志愿服务工作。居委会指导员早早备好工具,亲自示范如何分类捡拾垃圾。在老师傅的带领下,我们戴上手套分头行动,清扫落叶、夹取烟头。原本藏在绿化带里的塑料袋被我们逐个揪出,散落在长椅下的饮料瓶重新回到可回收箱,此刻连初春的寒风都变得温柔,拂过焕然一新的步道时,卷走了最后一丝陈旧的痕迹。收队时夕阳染红了分类垃圾桶上的标识,我们轻轻拭去工具上的灰尘,如同告别亲手擦拭过的社区面容。虽然无法见证这片区域未来的整洁模样,但我相信当下个季节更替时,必然会有新的志愿者接过橙马甲,用同样的热忱守护这片净土的清新气息。这份对公共环境的珍视与付出,正是雷锋精神的时代印记,也是社区共建生生不息的温暖纽带。
——2027届 李浩然
清洁家园的志愿活动开始了,大家迅速分组,各自领命。负责宣传栏清洁的小组如同专业的“文物修复师”,小心翼翼又全神贯注。可同学们二话不说,用抹布从宣传栏的顶端开始,一点点向下擦拭,将灰尘和污渍擦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闪烁,宣传栏逐渐恢复了原本的光泽,崭新的面貌仿佛在诉说着同学们的认真与执着。而负责垃圾清理的小组则化身为“环保小卫士”,分散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她们手持夹子和垃圾袋,眼神犀利,不放过任何一片纸屑、一个烟头。寒风吹过,同学们的垃圾袋被吹得东倒西歪,但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她们在风中穿梭的身影,是这个冬日里最温暖的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袋逐渐装满,原本杂乱的地面变得干净整洁,碧绿的草地摆脱了垃圾的“束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次志愿活动,不仅让小区旧貌换新颜,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责任与奉献的种子。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清洁工作的不易,也明白了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未来,相信这些充满活力与爱心的同学们,会继续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为创造更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7届 王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