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至10日,我校2022届全体师生赴南京开展了为期三天两晚的研学活动。
南京旅程的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
此次参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悼念逝者,敬献花圈”的纪念仪式。来自高一(4)班的薛添悦同学和高一(2)班的倪承妍同学作为主持人,宣布了仪式的正式开始,随后,同学们齐声唱响了国歌。沈昕同学和严铮文同学作为学生代表,为南京大屠杀殉难者敬献了花圈。紧接着,全体同学肃立,为殉难者默哀,并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向逝去的同胞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接下来,由高一(3)班的叶子涵同学发言。她的发言告诉同学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时时刻刻都应具备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同时,同学们作为祖国的新鲜血液,更有责任自觉加强爱国情操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努力进取,为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荡气回肠的话语,道出了同学们的目标和身上肩负的使命。
另外,同学们还前往了史料陈列厅中的展馆参观。大屠杀中惊心动魄的数字,骇人听闻的话语都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内心。
离开了纪念馆,同学们来到了旅程的下一站——夫子庙中的科举博物馆。馆内主要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变革。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历史。走过的短短四层,却道尽了中国科举制度1300年的兴衰。
拾级而下,同学们离开了科举博物馆,在夫子庙参观了一个多小时。随后,同学们又前往宾馆入住,给这繁忙而又有意义的一天画上了句号。
南京研学的第二天,全年级的同学们就之前讨论好的课题进行实地调查。
踏着清晨的阳光,同学们带着希冀和准备好的材料走上了南京的街头。有些同学采用了访谈的方法,有些同学觉得纸质问卷可能更好,又有的小组采用了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一天的时间,同学们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南京城。每次鼓起勇气说出那句“您好,我们是来自上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的学生,可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写一份问卷吗?”,心里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一次次的摆手拒绝,让同学们一度失去了对调查的兴趣。但是那些来自热情的叔叔阿姨的一句“好呀”和那样温暖的眼神又让同学们重拾了信心,鼓起勇气,面带微笑走向下一个调查对象。
一天里大家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课题小组都步入了南京大学的校园进行问卷调查。南京大学的哥哥姐姐们给予了同学们很多帮助与鼓励,有同学甚至在校园中遇到了复旦附中的学长。不同于之前,就算他们没有时间也会对同学们说一声“不好意思”。仅仅只是这一句话,让同学们倍感温暖。
这一天,同学们第一次走入社会进行实践。而正是这第一次,让同学们成长了许多,也终将成为2022届成长路上的一大步。
在南京的第三天,同学们前往著名的历史景点之一——总统府参观。
在参观前偶遇南京马拉松现场,一行人索性在欣赏了南马的选手一个个跑动的身影和跃动的鼓声和加油声后,在南京图书馆稍作歇息。
10点,同学们进入南京总统府并自由参观。这里是孙中山先生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方,即便整个南京总统府是如此的庄严肃穆,它的一颦一笑却皆着民国时期的风韵,典型的苏式园林的秀美,白墙黑瓦,一草一木均是精致而优雅的,让人走入其中便下意识放慢了脚步,深怕扰了百年肃静。
而在整个南京总统府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大堂。大堂的正中央上是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天下为公”几个字,朱红的柱子撑起了一片天地,黑匾金字,可见当时的威风与殷切的希望。随着人流密密麻麻穿梭于这座总统府中,同学们感受着当时的情感,一同涌进了历史长河中。
参观完南京总统府,同学们即将踏上回上海的旅程,略微五味杂陈,是感慨时光易逝,是几日中与南京这片古老的土壤建立起的联结,是同学们一同出游结成的更深的羁绊,或许终化为恋恋不舍四个字足矣。
- 上一篇:行万里路:浦东复旦附中分校2020年线上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四)...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