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坊
2016年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推出“小荷坊”系列报道,“小荷”既象征着同学们年华正好、初露锋芒,也预示着盛夏将至、含苞待放。
他们满怀理想,勇敢生活,执著奋斗,奔赴未来,他们用FFF精神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希望将他们的成长与学习经历分享给每个FFFer。
本期让我们走近2025届潘文轩,
听一听他与FFF的故事。
图 | 潘文轩参加英语周“Spelling Bee”竞赛
FFF是一种自在而深刻的生命方式
在FFF搭建起的平台上,他踮起脚尖,自由地望向更深邃的世界。在北京大学冬令营,他看到百年前“植树铭”的碑文而深有感怀;在复旦大学哲学营,他从“吃肉是不是有违动物伦理”的问题出发,提出“动物伦理要在人类和动物的互动中实现”的观点;在复旦大学步青计划,他遥想两千年前古希腊喜剧上演的节日,探讨了阿里斯托芬和他对手的故事……
图 | 潘文轩在“班级讲坛”作语文答疑
凝神专注的时刻之外,他将另一部分的时间投入“博学”二字。他在全国科普科幻作文的赛场上受到先锋派小说的启发,构想未来背景下青年人无边无际的漫游;借古诗文大赛的契机,面对《中国文学史》钩沉稽古;在高中生英语竞赛里洋洋洒洒地论证善意的谎言比绝对的真实更重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搬入团课的课堂……
温暖而勇毅地生活
从他18年来第一次在老师的鼓励下点燃对数学的兴趣,到他在文科老师的熏陶和关爱中确立了学哲学的专业志向;从班主任老师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目标北大”的留言,到彷徨犹豫的每个关口他都在导师的指引中坚定本心;有情怀的、春风化雨的老师们早已成为他心目中FFF精神的化身,引领着他成为充满人文色彩和理想主义的实干家。
图 | 奉节研学导师组合影,左二为潘文轩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他花了三年时间来践行这句竞选宣言。文创、校友工作组、融道研习社、光华宣讲团……他在团委学生会开创了许多个第一,也曾代表区共产主义学校接过团市委授予的旗帜,带领班级获评“上海市先进班集体”,带领文学社获评“浦东新区明星社团”……在爱与责任的交织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充实而深刻的生活,并果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图 | 潘文轩在浦东新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发言
浦东新区优秀学生干部、校菁英学生、学科奖学金、领军之星……三年来,FFF给了他数不胜数的机遇和肯定。回望过去的潘文轩,或是稚嫩敏感,或是年少轻狂,他会不自觉地感叹,所有的迷途都是精心设计的祝福。他学会了用反思和提问的态度审视生活,去汲取生命中丰满的、茁壮的力量,去涵养一个更健康的、坚强的、大写的人。
图 | 潘文轩在研学途中
他相信,每一册书卷,每一段行走,每一程凝望卓越的奔赴,都将是流光溢彩的书写。
终有一天,
一个奔向无穷的心意,
会领略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
和远方的草木的荣谢。
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记得,
FFF是他生长的土壤。